在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9日下午,我校在立德樓805室舉行教師節慰問座談會。黨委書記鄒鑫出席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校長陳力捷主持會議,黨委委員、副校長岳巧云,人力資源部部長張敏垚,黨政辦副主任徐利謀,以及各二級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公共課教學部教師代表參加慰問座談會。

鄒鑫代表學校黨委向老師們致以節日的祝福和親切的問候,并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
他闡釋了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內涵,以及職業院校教師的作用和地位,寄語老師們要心懷天下、獻身教育,努力成為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技能成才的鍛造者和職業精神的引路人。
圍繞老師們的交流發言,鄒鑫表示,老師們從平和心態到言傳身教,從工匠訓練營到競賽集訓,從“深海探珠”到校企合作,所提及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通過教與授的細節、學與做的瑣事,充分展現了老師們潛心從教、齊心育人的場景和過程,把加班熬夜講成了驕傲往事,把烈日流汗講成了收獲喜悅,非常樸實真摯,也充滿了正能量。他向與會的教師代表以及全體教職員工提出四點希望與之共勉: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要深刻認識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將教育家精神自覺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用自己的學識閱歷和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培養立志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而奮斗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才。
二要涵養高尚師德,堅守育人初心。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努力讓所有學生都健康成長,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真正成為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
三要錘煉精湛技藝,提升育人本領。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緊跟行業和產業發展前沿,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升實踐教學能力和綜合育人能力。要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努力培養出更多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四要胸懷“國之大者”,服務發展大局。要將個人發展、教書育人工作融入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去,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將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中山高質量發展貢獻火炬職院力量。
鄒鑫強調,學校黨委將一如既往地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努力為廣大教師營造更好的工作環境、發展環境和生活環境,讓老師們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榮譽感、幸福感。


會上,與會的教師代表圍繞專業規劃、課程改革、校企合作、技能競賽等方面分享工作經驗和感悟,并立足學校實際從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教師自身發展等方面建言獻策。
回想自己在“火大”教書育人的歲月,尤其在重大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遇到困難是正常的,但也是成長最快、收獲最多的階段,這讓我深刻感受到“老師”二字的責任和重擔。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的發展平臺,希望我們繼續共同努力,為創建職教本科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作為人民教師,我們要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要保持良好的師德師風,言傳身教正是最好的育人方法。無論是在日常教學還是與學生交流中,我們都要努力成為學生的“活教材”,激發他們求學的興趣和激情,培養他們成長成才。
在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既是學校重大發展成果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和創業者。我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最深刻的體會是“教育就是以真心換真心”,尤其要做到“身教”大于“言傳”,在教導學生的同時,自己也要不斷學習、提升,努力成為學生的榜樣。
在“火大”工作的十幾年,我有很多難忘且美好的回憶——加班熬夜備賽的日子,辛苦工作中同事之間互相遞過的咖啡,學生對我們的信任和問候,在教師這份職業中我收獲了很多成功感和歸屬感。未來,我將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為學生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
作為一名教師,除了教學工作,我還可以做些什么?我認為,我們還需要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這樣才能以身作則,更好地教導學生。我身邊有一群敬業奮進的同事,相信火炬職院的教師團隊是優秀的,而我也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斷成長,證明自己。18年的教學生涯讓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只要以校安身、以教立業,以生為本,就一定能夠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屬于教師的榮光。
在“火大”工作這兩年中,我深刻體會到“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與使命,經常思考自己與優秀老師相比,應該如何向他們看齊。我始終堅持“深耕”與“力行”,并常常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成長和工作經歷,帶他們到課堂外參加實踐活動,努力成為學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教書育人”這四個字早就融入了我的職業信念,我們要以敬畏之心對待教育,立足崗位、服務專業、貢獻力量,這不僅是我的職責,更是我對教育事業的鄭重承諾。未來,我將與老師們一起繼續守好三尺講臺,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學校新發展譜寫更精彩的篇章。
“火大”的發展充滿奇跡,讓我對學校的發展、教師的工作、育人的職責更加充滿信心。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要以身作則,努力“發光發熱”,用知識和關愛點亮學生的“技能樹”和“心靈樹”。
輔導員既是老師,也是學生管理一線的工作者,我始終對這份工作充滿熱情。國家的強大給予我們信心,學校的成就和學生的成長也給予我們信心,我將在輔導員這個工作領域里繼續堅守初心、奮力前行,一如既往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在多年的教學和競賽指導中,我深刻體會到我們不僅要上好課,更要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學生需要引導,更需要鼓勵。其實,學生都是好學的、有上進心的,只要我們用心用情教育好他們,以仁愛之心對待他們,相信每一名學生都能成才、出彩。
撰稿/編輯:鐘嘉妍
責編:徐恒濤
總編:樊向前
稿件來源:組織宣傳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