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就業優先戰略部署,助力退役軍人更快更好融入社會、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和成功創業,近日,中山市2025年秋季退役士兵適應性培訓在廣東省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實訓)示范基地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圓滿結束。

本次培訓由中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主辦、中山火炬職院承辦。178名2025年秋季退役士兵齊聚一堂,同上“軍地轉型第一課”,快速轉換角色,筑牢職場新根基,結業率達到100%。
13日上午,中山市2025年退役軍人歡迎儀式在火炬職院舉行,以暖心舉措傳遞黨委、政府關懷,營造“參軍光榮、退役榮光”的社會風尚。中山市政府副秘書長陳維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林良旭、副局長陳光林,中山軍分區戰備建設處上校處長李獻軍,火炬職院黨委委員、副校長蔣建平等出席;各鎮街公共服務辦、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負責人,相關院校及企業代表共同參與。

【中山市2025年退役軍人歡迎儀式現場】
儀式上,2025年優秀退役軍人代表何嘉誠與往年優秀退役軍人代表劉上志依次發言,分享軍旅感悟與未來規劃,樸實真摯的話語贏得陣陣掌聲。此外,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中山職業技術學院、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中國移動中山分公司4家單位獲授“退役軍人服務站”“中山市退役軍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牌匾。

【頒發“退役軍人服務站”牌匾】
此次培訓嚴格落實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對適應性培訓的總體部署要求,秉持“需求導向、實戰賦能”的培訓理念,采用“線上自學+線下集訓”融合模式,構建“政策理論領航、技能體驗賦能、心理疏導護航、就業創業幫扶”四位一體培訓體系。通過主題授課、現場觀摩、實操體驗、案例分析、經驗分享等多種形式,退役士兵將加速完成從“戰場”到“職場”的角色轉換,提升就業創業能力。培訓呈現四大特色,成效顯著:
一是政策賦能掃除“信息盲區”。培訓首日即開設“政策直通車”專場,邀請市人社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業務骨干解讀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扶持、社保接續流程及創業稅收優惠等政策。
二是技能實訓打破“能力壁壘”。聚焦退役軍人職業轉型痛點,開設無人機操作、商業攝影、電商直播、應急救護等四大技能實訓課。組織學員走進阜東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實地觀摩“兵支書”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的鄉村治理經驗;走訪本地優秀軍創企業及創業孵化基地,沉浸式感受創業孵化環境,激活就業創業雙動能。

【學習無人機操作】

【參加電商直播實訓課】

【商業攝影課堂】
三是心理疏導化解“身份焦慮”。特邀高校心理專家開設心理調適與職業規劃輔導等實用課程,幫助學員緩解角色轉變帶來的壓力,找準職業發展方向。
四是就業服務搭建“云端橋梁”。開展一對一就業意向跟蹤服務,組織百企萬崗促就業活動網絡招聘會,吸引入駐企業已超500家,提供崗位1439個。招聘崗位涵蓋制造業、金融業等多個領域,最高月薪可達4萬元。
結業典禮上,優秀學員代表鄧嘉誠、陳德良在培訓感言中表示,培訓讓他們掌握了知識、收獲了友情、明確了方向,他們將把在部隊長期養成的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品質,帶到地方工作和生活中,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退役軍人的使命與擔當,做到退伍不褪色。

【頒發培訓班結業證書】
火炬職院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陳小明作培訓結業總結并寄語學員:一要保持歸零心態,學而不已;二要牢記初心使命,奮勇擔當;三要找準職業定位,追光逐夢,干出新業績、活出新篇章,用奮斗續寫屬于退役軍人的榮光。

【開展愛心獻血志愿活動】

【在中山烈士陵園開展祭奠英烈活動】
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郭麗華表示,未來,我校將持續深化與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協同聯動,凝聚合力,接續豐富退役軍人培訓基地和服務站的內涵建設,優化“培訓-就業-跟蹤”全鏈條服務體系,拓展創業幫扶、技能提升等延伸服務,全力打造退役軍人職業發展的“加油站”與“貼心港”,賦能退役軍人圓夢大灣區。
撰稿:梁林欣
編輯:鐘嘉妍
責編:陳小明、徐恒濤
總編:樊向前
稿件來源: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