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的首批“洋學生”,來自非洲乍得的AHMAT ABAKAR MAHAMAT(中文名小馬)和其他同學,一邊學習中文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相關知識,一邊在中山燈飾企業實習。
近年來,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積極聯系行業展會、跨境電商企業,讓留學生了解中山本土制造企業,參與產品推廣視頻制作、海外社交平臺運營等,在實戰中提升專業技能。“洋學生”在體驗過后,更加看好中國市場,希望發揮自身語言、文化優勢搭建橋梁,助力更多中山制造走向國際市場。
小馬的校園生活是這樣的:在學校學習中文和專業課理論知識;走出校園,到企業學做國際貿易。為了出行方便,他專門購置了電動車。到了位于古鎮的中山市煾芭燈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煾芭燈飾”)展廳,他佩戴好麥克風,面對拍攝鏡頭,介紹最新款的燈飾照明產品。
面對客戶的咨詢,他表現得非常有耐心,認真將海外客戶的需求拆解成尺寸、報價單。小馬說,“每個詢問背后都可能藏著大訂單。”這是他在實戰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最近的客戶正是他通過耐心而細致地回答爭取來的。印度客戶下了兩期酒店照明產品訂單,總額超過5萬元。

【小馬在和張建筑交流工作。(來源:中山+)】
煾芭燈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筑非常欣賞小馬,目前公司主要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推廣,他跟小馬拍了很多介紹產品的短視頻,他說:“留學生擁有語言優勢并熟悉本國文化,能幫助燈飾廠家迅速、深入地融入非洲當地乃至更大的海外市場。”張建筑認為,當下是年輕人的時代,年輕人更了解年輕人,所以,煾芭燈飾還讓留學生運營部分海外社交媒體賬號,可以讓企業更好地了解海外市場需求。2024年,煾芭燈飾整體業績增長了82%。目前,新興市場在煾芭燈飾銷售總額中占比頗高。
小馬說,他去過世界上很多國家,每到一個國家,會待一段時間學習當地語言,包括乍得共和國的主要語言法語與阿拉伯語,他目前已掌握7國語言。“在這里的實踐,讓我看到中國有很大的商機,外籍銷售員可以把非洲、歐洲、美國等市場的客戶和中國鏈接起來,達成共贏。”小馬說,老板很信任他,期望將來扎根中國開展事業。

【小馬是火炬職院三年制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來源:中山+)】
小馬是我校海外留學生的代表。2024年3月,小馬和其他幾位外籍學生正式成為我校三年制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新生。目前,我校共有9名留學生,其中5名來自乍得共和國、2名來自坦桑尼亞、2名來自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據財經商貿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教研室主任李福艷介紹,留學生入學后,先要過語言關,“中文+職業技能”雙軌教學體系,讓留學生學習中文、中國傳統文化和禮儀的同時學好專業知識。李福艷說:“他們進步非常快,從最開始基本不敢開口說中文,到現在師生間能用中文交流。”
同時,我校積極聯系跨境電商企業,讓留學生參與產品推廣和視頻制作、海外社交平臺運營等,在實戰中提升專業技能。在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爭奪賽中,由3名中國學生與1名非洲留學生Petro Sosthenes(中文名“幸運”)組成的中山火炬職院團隊斬獲“互聯網+國際經濟與貿易”賽項金獎,充分展現了學校國際化職教成果。

【我校財經商貿學院駱嘉怡、莊富強、李婷、MASUNGA PETRO SOSTHENES(左一,留學生,中文名“幸運”)4名同學組成的參賽團隊在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爭奪賽中獲得“財經商貿賽道三-互聯網+國際經濟與貿易組”賽項金獎】

【小馬和同學們在燈飾企業學習。(來源:中山+)】
學生在實踐中親身感受到了中國市場的潛在商機,對中國產品開拓海外市場更有信心。來自委內瑞拉的Ricardo(中文名“小杜”),和弟弟同在中山火炬職院就讀。目前,兄弟倆一邊學習,一邊在小欖鎮協助對接外貿業務。他說,父親曾經來過中國,感受到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尤其是看到廣東中山制造業實力雄厚,于是決定和朋友合作,在小欖做國際貿易,并送他們來中山讀書。“畢業后我會留在中山繼續對接中國制造業市場,并尋求新的商機,把中國的產品賣到全世界。”小杜說。
幸運在學習了國際貿易知識后,敏銳地發現乍得當地客戶對太陽能照明產品關注度極高,于是及時反饋給中山企業,幫助企業精準對接海外市場。幸運對記者表示,因為對中國的制造業和科技發展非常感興趣,所以選擇到中山深造。他說,短視頻和網絡直播傳播速度快,形式生動,可以直觀展現中國產品的質量、使用方法和性價比,如今非洲年輕人中對新媒體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這將是中國品牌進入非洲市場一個非常好的渠道,“希望我能利用了解非洲和中國兩地文化的優勢,做中非貿易的橋梁,把中國制造用非洲觀眾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現出來。”幸運說。

【小杜和同學在交流。(來源:中山+)】
2020年,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啟動留學生培養工作,于2022年6月獲得來華留學生培養資質,同年底正式開啟留學生招生工作并順利招收第一批外國留學生。

2023年4月,學校陸續迎來了來自柬埔寨、乍得、加蓬、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的首批留學生,并于4月10日正式開課。這批留學生來校主要參加中文培訓,主要學習漢語綜合、漢語聽說、漢語讀寫以及漢語考級培訓等課程。

【2024年3月,我校財經商貿學院迎來6名國際留學生。】
2024年9月,作為“中文+職業技能”教育項目的重要內容,我校迎來11名來自印尼共同希望語言學校的學生。他們在我校財經商貿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學習電商直播、短視頻創作與運營、文案策劃、Excel在財務中的應用等技能課程。這一項目的成功落地不僅為校園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我校師生提供了一個與國際友人深入交流、拓寬視野的寶貴機會,同時也有助于拓寬我校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來自印尼的11名留學生在我校校徽雕塑前合影。】

【2025年1月,我校舉行印尼留學生培訓結業典禮暨歡送儀式。】
在留學生教學和管理工作中,我校非常重視對中國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教育,鼓勵他們在學習之余逐步參與到學生社團活動當中,與中國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和互相學習。

【2024年8月,我校組織留學生開展“文萃‘留’聲——外國留學生用影像講好中國(廣東)歷史文化故事”暑期實踐活動】

【2024年,我校來自乍得的ABAKAR MAHAMAT AHMAT(右二)和坦桑尼亞的MASUNGA PETRO SOSTHENES(左二)兩名國際學生參加了第四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比賽”(來華留學生用中文),在全國3555名的選手中脫穎而出,兩名選手成為廣東省88名成功晉級的其中兩名選手,并與暨南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大學等知名高校的選手們同臺競技,最終獲得優秀獎。】

【為豐富留學生學習體驗,讓他們親身感受香山文化底蘊,2024年10月,我校組織印尼籍留學生到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參觀學習。】

【為深化國際文化交流,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2024年暑假期間,我校組織6名留學生前往貴州六盤水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學交流活動。】

【在2025年元旦來臨之際,我校財經商貿學院組織留學生舉辦以“餃香傳情慶元旦,中外學子共團圓”為主題的迎新年活動。】

【2025年6月,我校組織留學生到黃圃鎮開展端午節文化活動,帶他們觀看龍舟比賽、體驗劃龍舟、學習包粽子、吃龍舟飯,在中山過了一個地道的端午節。(來源:中山+)】
同時,學校定期組織他們到企業了解中山現代產業發展,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不斷豐富學習和活動形式,切實提高留學生教育質量,全力打造“火大”留學特色品牌。

【我校財經商貿學院組織留學生到中山大涌鎮開展專業認知實習,聚焦中國傳統紅木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深入企業了解紅木家具的獨特文化內涵、出口市場情況以及企業的銷售策略。】

【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2024年3月,我校財經商貿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教研室專業教師帶領2024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留學生深入西紅柿跨境電商企業,根據專業和留學生特點,以“實戰”代替“實訓”,探索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下階段,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將加強國際化交流與合作,積極開展“一帶一路”國(境)外聯合培養項目,為學校國際化辦學和培養更多具有全球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優秀人才作出新探索,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部分素材來源:中山+、中山市海外傳播中心
編輯:鐘嘉妍
責編:徐恒濤
總編:樊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