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非遺”文化和美育資源向基層延伸,近日,我校健康產業學院依托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平臺,聯合繼續教育學院、芮藝匠心美育工作站與百草潤心工作站,走進火炬高新區張家邊社區舉辦“體驗扎染技藝 傳承非遺文化”主題活動。活動通過沉浸式手工體驗與文化講解,讓非遺扎染技藝走進百姓日常生活,展現傳統工藝在當代的生命力。
活動現場藝術氛圍濃厚。芮藝匠心美育工作站的專業講師以生動的語言,系統介紹了扎染技藝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及制作流程,從天然染料的特性、捆扎手法的技巧,到色彩暈染的原理與紋樣設計美學,均配以實物演示細致講解。居民認真聆聽、踴躍提問,表現出對傳統文化的強烈興趣。

進入實操環節,居民們在講師指導下,手持素白棉布,運用折疊、捆綁、打結等手法創造個性化紋樣。隨著布料浸入靛藍染缸,大家凝神期待色彩在布面上逐漸蔓延。作品揭曉那一刻,藍白交錯、水墨畫般的紋理引來陣陣贊嘆。居民紛紛舉起自己獨一無二的扎染作品合影,臉上洋溢著成就感和喜悅。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扎染,沒想到自己動手能做出這么美的藝術品!”社區居民陳女士捧著剛完成的扎染作品感慨道。另一位居民張女士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讓我們感受到傳統文化就在身邊,也激發了我們學習新技能的熱情。”活動現場還設置了作品展示區,一件件充滿創意的扎染作品成為傳播非遺文化的鮮活載體。
本次活動屬于2025年度中山市社會科學普及立項項目活動,是健康產業學院將“大美育人”理念融入社區服務的一次具體實踐。健康產業學院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優勢,將美育課堂延伸至社區一線,搭建起高校服務社會的橋梁。通過理論講授和動手實踐,此次活動不僅讓居民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也為大學生提供了社會實踐平臺,實現了校社資源的雙向賦能。

芮藝匠心美育工作站負責人曾少芮在分享未來計劃時表示:“在學校的指導與支持下,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深化與社區的合作,逐步推出系統化的扎染美育課程,探索‘非遺+美育’的創新實踐。我們將努力做好傳統技藝的傳承與普及工作,讓非遺藝術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服務社區居民。”
撰稿:沈揚揚
編輯:鐘嘉妍
責編:李小玉、徐恒濤
總編:樊向前
稿件來源:健康產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