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師者如光,星火成炬。在我們身邊,除了在三尺講臺和實訓車間,還有一群堅守基層一線、默默耕耘付出的老師——在“百千萬工程”的浪潮中,他們毅然奔赴中山市各鎮街的田野鄉間,以實際行動在解難題、促發展的征程中,將論文寫在大地上,讓技術落到人民需要處,用專業和智慧助力鄉村振興,詮釋職教人的使命擔當。
這既是師者的堅守,更是育人的升華。今天,讓我們聚焦學校派駐各鎮街參與“百千萬工程”的教師群體,了解他們的故事和感悟,致敬這些奔赴基層的閃光力量!

人物名片:賈昊楠,2022年參加工作,我校健康產業學院實驗室管理員,助理實驗師,曾獲2023年度安全責任獎。2023年8月起被派駐中山市沙溪鎮,目前掛職沙溪鎮“百千萬工程”鎮村工作隊隊員。
2023年8月,賈昊楠被學校選派到中山市沙溪鎮“工改”專班掛職,主要負責該鎮低效工業園區的升級改造,包括政策宣傳、項目跟進及辦公室各類文件的整理與撰寫等工作。2024年9月,他服從工作大局,留在沙溪鎮轉為“百千萬工程”鎮村工作隊隊員,參與鎮內典型村和其他共計5個村的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作,并于2025年開始負責象角村及港園村兩個村的“百千萬工程”工作。

【賈昊楠(右一)到龍頭環村進行典型村迎檢工作準備】
自轉入“百千萬工程”鎮村工作隊以來,賈昊楠堅持以腳步丈量責任,以實干詮釋擔當。他緊緊圍繞年度重點任務,全力推進5個行政村的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從政策傳達到落地執行,從統籌協調到細節把關,每一步都走得扎實而堅定。
在圣獅村“百日攻堅”關鍵階段,他放棄周末休息,與鎮村干部并肩作戰,深入背街小巷整治環境、清理衛生死角,推動村容村貌顯著改善,助力該村高質量通過市級典型村考核,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風貌提升答卷”。
整治和清理只是基礎,“百日攻堅”也只是一個階段,常態化保持和后續維護才是根本。“鄉村風貌‘顏值’提升的背后,正是無數黨員和基層干部進村入戶發動群眾,持續、扎實地推進各項工作的成果,群眾在村里看得見、感受到、能認同的變化,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賈昊楠說。


【賈昊楠利用周末時間到圣獅村參加“百日攻堅”行動】
在鎮“工改”辦崗位上,賈昊楠既是政策落地的“推動者”,也是部門運轉的“守護人”。他嚴謹細致地處理收發文、用章審批、文件擬稿等程序性工作,累計經手文件兩千余份,做到零積壓、零差錯,為“工改”攻堅提供了堅實的后勤支撐。
同時,他還肩負起整個鎮村工作隊的后勤保障任務,從會務組織到精神傳達,從例會通知到紀要撰寫,事事有條不紊、件件落實到位,在瑣碎中見擔當,在細節中顯功力。面對急難險重任務,他更是沖鋒在前、勇于擔當。在今年臺風“樺加沙”來襲前夕,他通宵駐村值班,密切關注臺風動態和上級最新通知,及時應對突發情況,以實際行動守護群眾安全、保障“工改”項目平穩度汛,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不平凡的堅守。
把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當作頭等大事,這是賈昊楠的工作理念,也是他堅信的責任所在。“做好一件件民生實事,處理一次次突發任務,我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鍛煉。”他說,“我將主動擔當作為,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扎實做好群眾工作,繼續守好基層工作的‘責任田’。”

【賈昊楠(右二)在臺風前夕勸導食客盡快回家】
2025年起,賈昊楠專職負責象角村、港園村的“百千萬工程”推進工作。他幾乎每天“泡”在村里,與村“兩委”、設計單位反復踏勘現場,共商農房風貌提升方案,逐戶溝通、逐點突破,推動難點堵點一一化解。他不僅幫助村干部深入理解政策、精準申請補助資金,更在項目動工后堅持“每日一巡”,緊盯施工質量與進度,及時發現問題、現場督促整改。

【賈昊楠(右二)到板尾園村與村“兩委”洽談農房風貌工作】
在他與團隊的努力下,象角村農房風貌改造方案榮獲全市優秀案例,工程進度穩步推進,鎮級補助資金也落實到位,成為區域農房風貌提升的“鮮活樣板”。

【賈昊楠(左二)到象角村查看農房風貌提升工作】
另外,賈昊楠還積極參與鄉村圍墻提升交叉指導工作。按照工作部署,他從沙溪跨鎮來到橫欄鎮兩個行政村,逐街逐巷排查圍墻現狀,系統梳理“應拆未拆”問題,建立臺賬、分類上報,并持續跟蹤整改進度,推動問題閉環處理。這一過程中,他既展現了嚴謹的工作作風,也體現出跨區域協作的格局與擔當。

【賈昊楠(右一)到橫欄鎮開展圍墻提升交叉指導工作】
近幾個月,面對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賈昊楠毫不猶豫投身全鎮滅蚊防病一線。風雨無阻、節假日無休,他始終堅守在基層防疫陣地,入戶走訪、清理積水、蚊蟲消殺……這些都是賈昊楠參與基孔肯雅熱防控工作的日常。
作為“青年突擊隊”骨干,他更是主動請纓,背負三十余斤的消殺設備,多次在38攝氏度的高溫下連續作業,對居民區、街巷、垃圾點等關鍵區域進行全覆蓋消殺。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的青年擔當。
“既然來到基層,就要將自己的青春熱血投入到為群眾服務的基層工作中去。”他說,“要把基層一線作為最好的‘課堂’,遇到困難和挑戰主動‘迎上去’,才能學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領’,實現青春的價值。”


【賈昊楠到龍頭環村開展滅蚊消殺工作】
工作期間,賈昊楠因其表現突出,在2024年四個季度平時考核中三次獲評“好”等次,贏得了干部群眾的普遍認可。對他而言,基層不僅是實踐的課堂,更是初心與使命的檢驗場。他十分感謝學校為他打開了這扇通往“行走的課堂”的大門,讓他在鄉村振興的一線淬煉成長,對“教育如何賦能鄉村振興”有了更深的體悟。
“日后當我回到熟悉的校園,我的行囊里裝的不僅僅是調研數據,更是沉甸甸的鄉土教材與熾熱的民情民心。”賈昊楠說,“未來,我將會把這份獨特的收獲融入到今后的育人工作中,不負學校的培養與這片熱土的滋養,繼續腳踏實地,用汗水澆灌希望,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全部的光和熱。”
撰稿/編輯:鐘嘉妍
責編:徐恒濤
總編:樊向前
稿件來源:組織宣傳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