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課程思政建設,推動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5月19日,財經商貿學院張敏老師在《展覽實務》課程中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公開課,圍繞“展會微信公眾號運營”主題,以全球知名展會FBIF(食品飲料創新論壇)為案例,為師生呈現了一場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示范。學院院長郭士富、黨總支副書記楊令、副院長劉輝輝及各專業專任教師到場觀摩指導。

聚焦行業前沿,以真實案例賦能專業教學
課程以FBIF展會及其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為切入點,深入剖析了這一國際性展會的數字化傳播策略。張敏老師通過FBIF創始人貝拉的創業故事,生動還原了該展會從初創到成長為全球食品飲料行業標桿的歷程,并重點解析了“FBIF食品飲料創新”公眾號在品牌推廣、行業資訊整合、社群運營中的創新實踐。案例教學不僅幫助學生掌握公眾號內容策劃、用戶畫像分析、數據運營等專業技能,更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數字化時代通過新媒體工具提升展會品牌價值與社會影響力。
深挖思政元素,以榜樣力量涵育職業精神
課程以FBIF創業歷程為鏡,生動詮釋“攻堅克難、破局新生”的職業精神。張敏老師重點剖析了在FBIF運營遭遇瓶頸時,貝拉團隊打破固有思維,將新媒體作為破局關鍵——通過精準定位“食品行業創新”垂直領域,以深度原創內容構建專業話語權;針對用戶碎片化閱讀習慣,創新推出“行業快報”“技術拆解”等欄目矩陣,用差異化內容打破流量困局;通過公眾號聯動直播、線上社群激活行業互動,開辟數字化會展營銷新賽道。以此引導學生領悟:新媒體不僅是技術工具,更是思維革命的載體。她結合FBIF公眾號的社會議題案例,強調會展人應立足專業所長,以創新傳播助力解決行業痛點,在實踐中踐行社會責任,彰顯了思政教育與職業能力培養的深度共鳴。

財經商貿學院近年來積極探索“課程思政+產教融合”教學模式,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新媒體運營實戰項目,助力學生提升數字技能與職業素養。本次公開課不僅是一次教學展示,更標志著學院在培養“懂技術、有情懷、敢擔當”的新時代會展人才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
學院將繼續以課程思政為抓手,深化教學改革,為會展行業輸送更多兼具專業能力與家國情懷的創新型人才。
撰稿人:馬露嘉
一審:馬露嘉
二審:劉輝輝
三審:郭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