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聯合印發《關于健全創業支持體系提升創業質量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圍繞構建“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活動”四創聯動支持體系提出18條措施,為在粵創業的各類群體提供支持保障,培育發展更多創業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創業主體,為促進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支持。
在健全培訓體系方面
《若干措施》提出推動創業教育深度融入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將創業教育業績列入教師職稱評價、崗位聘用和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實施初創企業經營者能力提升培訓、新粵商培訓工程、特色創業實訓、“馬蘭花”創業培訓,每年開展各類創業培訓3萬人次以上。探索建立創業型就業見習機制,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攀登計劃”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行動,幫助各類創業群體高提升創業實踐能力。
在集成服務資源方面
《若干措施》提出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就業一體化平臺、“粵企政策通”平臺建設,提升創業服務水平,高效辦成個人創業“一件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創業服務,組建創業導師庫,建設創業指導師工作室,實施創業指導師職業技能等級制度。開展小微企業勞動關系事務托管服務,依托人力資源機構為初創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對在省級以上創業大賽獲獎的項目負責人,可依據專業領域和已取得的專業技術資格,直接申報高一等級的專業技術資格。
在融通孵化鏈條方面
《若干措施》提出優化全省創業孵化載體體系,打造多層次、多類型的創業孵化鏈條。支持建立公共創業資源共享機制,支持打造環高校創業生態圈、建設特色創業街區,打造開放、多元、可持續的創業生態。啟動創業伴飛計劃,遴選優秀創業項目成立創業伴飛項目庫,選拔業務骨干擔任服務專員,提供投融資對接、導師咨詢、協找訂單等全周期伴飛式的服務。聚焦“百千萬工程”,推進返鄉入鄉創業工作,培養鄉村急需的復合型、經營型人才,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在打造活動品牌方面
《若干措施》提出開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活動,辦好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等創業賽事,促進成果轉化、產品展示、資源對接、市場開拓。對帶動就業人數較多的個體工商戶,在認定“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時予以政策傾斜。持續講好廣東創業故事,制作播出創業類主題電視節目,支持創業主體及創業者按規定參評各類評選表彰,全面激發創業創新動力。深化粵港澳合作,聯動開展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百團萬人灣區行系列活動,推動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創業。
在完善政策機制方面
《若干措施》明確提供重點群體稅收優惠和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省級優秀創業項目資助等扶持,降低創業成本。建立創業投資與創業項目對接機制,組織創業投資企業、天使投資人、政府投資基金與創新創業企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對接,促進創業投資。推動創業擔保貸款政策降門檻、提額度、優流程,擴大創業擔保貸款發放規模。實施穩崗擴崗貸款,向用工穩定的創業主體提供最高5000萬元的穩崗擴崗專項貸款。鼓勵符合條件自主創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做好社會保險關系跨區域轉移接續工作,支持創業者跨地區流動。
《若干措施》強調,要將創業服務、培訓、孵化、活動、政策協同推進作為穩就業、促發展、惠民生的關鍵抓手,推動政策高效落地,激發創業主體活力,持續優化創業生態,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堅實支撐。
一審:朱愷
二審:江瑞毅
三審:黃信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