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第33屆中國(深圳)國際禮品及家居用品展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財經商貿學院搶抓這一亞太禮業旗艦展契機,組織國際留學生班及印尼短訓班共40名境外學生赴展開展實踐教學。學院副院長劉輝輝、國際經濟與貿易與電子商務兩個教研室骨干教師及輔導員一行7人全程帶隊,通過“觀展+研討+對接”的沉浸式課堂,讓留學生深度體驗中國強大的產品創新與供應鏈能力,進一步夯實其對中國制造業大國地位和發展模式的認知,取得了課堂之外的“金課”效果。
為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學院9月初即成立專項工作組,由會展專業鄭標文博士牽頭與展會主辦公司反復溝通,提前鎖定概念創意館、原創設計/文化用品館、智能家電展、移動電子展、食品展、禮包展、跨境出海博覽會等七大主題館及20余家源頭工廠資源,為學生量身定制“三條線路、四個模塊”研學方案:
A線“新國潮”——聚焦文創、非遺工坊,感受文化賦能;
B線“智能造”——走進小家電、移動電子展區,體驗數字驅動;
C線“綠色鏈”——對接環保包裝、食品深加工企業,了解可持續供應鏈。
老師們紛紛表示“一次成功的實踐教學,不僅在于看見,更在于讓學生把所見轉化為所學、所用。今天的禮品展就是明天的跨境店鋪,更是后天的中外商貿橋梁。”
展場連課堂,一路皆學問。此次深圳禮品展實踐教學活動,是財經商貿學院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打造國際化高水平應用型課堂的又一有力舉措。通過走進世界級展會,留學生們不僅真切感受到中國制造業“海量SKU+柔性供應鏈”的獨特優勢,更在調研、交流、對接中鍛煉了國際商務實戰能力。未來,學院將持續拓展優質平臺資源,推動“知華、友華、愛華”的國際人才培育走深走實,讓更多青年學子把中國故事、中國機遇帶回五湖四海,為全球商貿互聯互通注入源源不斷的火炬動能。
撰稿:馬露嘉
一審:馬露嘉
二審:劉輝輝
三審:郭士富